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幼儿园资深园长:大部分刚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都有三个特点_不安全感_生活_孩子。

母婴育儿 2024-06-27 浏览(332) 评论(0)
- N +

我同事的儿子是经过六年的艰难怀孕才出生的,所以全家人都很爱他。

去年,孩子3岁的时候,我的同事和大多数家长一样,在幼儿园给他儿子报了名,但是不到一个星期,他就退出了幼儿园。

问及原因,她说每天送儿子去幼儿园太辛苦了。哭的那个撕心裂肺,奄奄一息。他真的舍不得离开公园。反正家里有公婆看着,明年再去吧。

转眼间,一年的时间匆匆而过,距离孩子们再次入园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。同事们又着急了,担心儿子不能像去年一样适应幼儿园生活。

为此,她也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家长、幼儿园园长、老教师,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。

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园长说,通过自己的观察,刚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。

01 提前熟悉过幼儿园环境的孩子

提到那个刚上幼儿园没哭的孩子,老主任说,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曹保果的男孩。从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到幼儿园毕业,他从来没有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而哭过一天。

因为这种孩子极其罕见,老主任当时也很好奇,就和孩子的妈妈聊了起来。

孩子妈妈说她在幼儿园门口小区,儿子3岁就落伍了。透过幼儿园的栅栏,她总能看到各种有趣的滑梯、沙坑、秋千和其他游戏设备。

每次路过,孩子们都抓着栅栏哭着喊着要进去玩。后来,我终于可以进幼儿园了。我真的很开心。第一次送的时候,我没有回头看我妈。

心理学家马斯洛的“需求层次理论”告诉我们,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。

孩子刚入园,突然和亲人走散。面对陌生的环境,老师和孩子,很难不感到巨大的不安全感,从而大哭大叫,排斥这种看似危险的陌生环境。

展开全文

所以,作为家长,要想解除孩子入园的焦虑,我们最好利用课余时间,带孩子提前多了解一下幼儿园的环境,告诉他幼儿园生活的趣事,让他在地理上、心理上逐渐为入园做好准备。

02 父母给足“安全感”的孩子

所谓安全感,就是让孩子感到踏实、舒适、信任的一种情绪状态。

简单来说,当孩子相信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、没有威胁的环境中,相信某个人或某件事是可以依靠和信任的时候,他就会有安全感。

至于刚进幼儿园的孩子,送进幼儿园的时候,还是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保护,有一个安全的家,父母也会按时来接他,让他们自信勇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。

老园长说,根据他自己的观察,那些一入园就不哭,或者哭了一两天就再也不哭的孩子,有几个共同点,就是性格开朗活泼,善于分享自己的所有和快乐,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,能和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谊。

以上特点都是孩子充满“安全感”的表现。

孩子安全感的获得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,涉及家庭环境、亲子关系、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。

为孩子创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;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冷战;你必须做到你对孩子的承诺;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,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,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,都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。

03 自理能力、社交能力超强的孩子

邻居的小女儿,不到3岁就吵着要上幼儿园。邻居没有老人帮忙,老板正好中考,就送了。

我以为孩子只是新鲜,过几天可能就不想去了。没想到,女儿在幼儿园呆了一个星期就成了“孩子头”。

据幼儿园老师说,她的女儿不仅很健谈,而且很受欢迎。关键是她特别喜欢帮助别的小朋友。有几次,她看老师给别的小朋友喂饭,她就自告奋勇教小朋友怎么用勺子吃饭。

有一次邻居问她:“家里好还是幼儿园好?”

没想到小女孩说:“幼儿园比家里好玩多了。家里只有我妈一个人。幼儿园的孩子很多。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吃饭、玩游戏、上厕所……”

这种孩子明显是“社交牛”和“超级独立自理能力”的结合体。

对他们来说,从家里到幼儿园,没有其他孩子所谓的吃饭、穿衣、上厕所的困难,也有他们在家里没有的独特优势——孩子多,游乐设备多,多人游戏多...

他们不想去幼儿园。很奇怪他们在幼儿园会哭!

同事的孩子从小被同事宠着。四岁还不能独立吃饭穿衣上厕所,社交能力也很一般。所以,在这一点上她不得不努力。

【写在最后】

从出生到幼儿园,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是一个温暖的家,主要的照顾者是父母或爷爷奶奶。

三年时间,孩子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,所以突然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幼儿园,关键是没有亲人陪伴。

年幼的孩子,没有充分的安全感,没有超强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,孩子很难不感到不适,甚至焦虑和抗拒。

所以,作为家长,孩子若出现“幼儿园分离焦虑”症状,也未必过于担心,因为这种情况一般持续2周左右就会消失。

标签:

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: